【一起召回榻榻米 – 榻榻米認養計畫】
意外是上天給的機會,是一個得以重新調整狀態的短暫停頓。
毛毛蟲基金會遷址至和平東路已有5年時光,
質樸的閱讀空間瀰漫著日式榻榻米的藺草馨香,
這是來過毛毛蟲的人都有的共同記憶。
2017年9月8日的午後
毛毛蟲的大家照著安排好的行程表各自分頭外出會議之際,
台北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,沖去炙熱黏膩帶來清新的氣息,
也讓毛毛蟲有了一個煥然一新的機會……
是的,毛毛蟲因為社區排水系統問題,淹水了......
一開始,這些男生都靠牆離得老遠,有三個孩子直說討厭上英語課。
當我們說要用名字玩遊戲時,還有孩子表明連英文名字都不想講、不想記。
無論如何,我們還是邀孩子聽聽看、猜猜看,
肯定他們多少會了解這本英文繪本在說什麼。
聽故事時,有人靠近了;
感恩毛毛蟲對背包客的培訓不遺餘力
今天能聽到薛美華老師的講座,真是大開眼界!
原來「偶」有手套偶、棒偶、提線偶、大型人偶、物品偶、
水偶、火傀儡等類型,我們可以運用隔熱墊、手套、襪子、
棒子、筷子等材料
製作各式各樣的「偶」,將餅乾盒、鞋盒、紙箱變成家庭劇場,
讓親子以自己的雙手共同創造生活的喜悅、遠離電視和3C的誘惑,
培養孩子閱讀抽象、象徵意義符號的素養!
__背包客志工 奧莉薇
上課前看著美華老師打開她的行李箱,一個一個的把偶梳理整齊,
眼神就像媽媽對待自己孩子般的充滿關愛。
薛老師說:
「家裡有太多偶了,每次上課都要讓每個偶有機會出來,不然偶會吃醋!!」
這麼愛偶的人,不然理解為什麼她會是偶戲界的翹楚!
在課堂中,我最有印象的是
每個偶到她的手上彷彿就有了生命力,活靈活現、十分逗趣!
還有當最後孩子們利用自做的紙偶說故事,薛老師開心、燦爛的笑容!!
我覺得這堂課讓我充分感受到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多麼幸福!!
__背包客志工 范家寧
對於早上的劉秀玲老師之課程,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說:
「看見『孩子想說的』比『自己想說的』的更重要!」
說故事的過程中,主角是「孩子」,並不是我們說故事的人,
孩子是在享受故事的,所以等說完故事,再跟孩子討論就好。
所以就算我們拿著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繪本說故事給孩子們聽,
但還是要注意孩子的反應、回饋。
曹俊彥老師和楊茂秀老師是我們全家人口中暱稱的『對老人』和『錯老人』。因為我曾經對家人轉述過楊老師說的『對老人與錯老人』的故事。從此當與孩子共讀繪本時,若發現『曹俊彥』老師的名字時,孩子就會開心地說是對老人創作的書。若是發現『楊茂秀』老師的名字時,就會開心地說,這是老是猜錯的錯老人的書,有時發音不標準時,『錯老人』就成了『臭老人』。在尚未與『對老人』和『錯老人』接觸之前,我的孩子乃誠和乃嘉,已經看過和聽過許多『對老人』和『錯老人』的繪本故事,因此對於親身上他們的課感到興奮和期待。在參加『對老人』曹老師的『小黑大變身』的前一個周末,我剛帶孩子參加書香協會舉辦的『楊茂秀兒童哲學現場』,錯老人的精彩故事和與孩子的對談過程,乃誠和乃嘉覺得很有趣。孩子和我懷著有點點像在收集什麼的心情,好像上了『錯老人』的課之後,一定要上點『對老人』的課,才算收集完整的心情,來到了和平東路巷弄裡的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。
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開的『繪本作家饗宴』已經進入到第三期了,而我接觸繪本也二年多了,參加過的大大小小演講和繪本課也超過 200 小時了。這次看到毛毛蟲推出的『繪本作家饗宴』的課程內容有二次參訪課程,一是拜訪『池上池下』創作家邱承宗的工作室,一是拜訪『台灣繪本教父』鄭明進老師的工作室,覺得這真是太難得的機會了,過去我講繪本故事,研究繪本,賞析繪本,研究繪本作家的生命故事,如今,可以親身參訪畫家的工作室,對我而言,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,是何等可遇而不可求的事。